欢迎下载思想家app!
扫描二维码下载
记道胜银行之存款
光绪二十一年,我假俄、法四万万佛郎,为还日本之需,其实皆法之款也。俄于其中划留库平银五百万两,为与我合开华俄道胜银行之用,并立约五条。约文粗略,并不言银行如何办法,亦不言俄出资本若干。时我户部中人有言,应定合办之法,并详细条文者。翁相国时为户部尚书,斥之曰:“与外人交接,以少与作缘为是。”遂悉听之。顾俄人仍岁计其盈绌,而应得盈余归之我。彼时户部划作何用不可知。辛丑以后,张冶秋尚书办学务,以款无出,奏请拨道胜之息为学务之用。嗣后每年皆由道胜岁计盈而付之外务部,外务部转交学务处。推其数多少不常,多时为二十余万,少时止十余万或数万。近年乃几至无有,不知吾国学务将来又恃何款举办也。
甲辰、乙巳间(光绪三十及三十一年),忽有俄人已将此款干没不认之说,其事竟登诸《顺天时报》,而曾君敬诒亦力言之,且谓宜令各华报登载其事。余问诸学务中人,咸曰并无此事,如无此款,则年来何所取办。余以语曾,曾曰:“彼等乌足知此。学务之需,出各省筹济耳。”余又以询学务处之会计杨君,杨曰:“实取之道胜,以年年皆与外务部人接洽也。”余又语曾,曾笑曰:“此或道胜补付庚子以前之款耳,若近年必无之。”余又询杨,杨不能言其详。后遇外务部饶君,始知确系道胜每年付盈于外务部,又转付之学部,而曾君必如是言之,异矣。后乃知中有利其事者,以讹传讹,而散此谣于外人,而汇丰与正金欲乘此挤道胜,故如此耳。
尤可异者,都中士大夫多谓道胜之五百万实系虚款,我国并未拨付,俄乃虚记此数,而岁拨所盈畀我,买我之欢耳。噫!彼岂知此款实在俄法款中拨付乎?且我之于俄法款也,按月付息四厘,今道胜则多时不过四五厘,少且无有,俄法款按限归清,道胜款既无归期,久且无着,是吾国即此一事,所受亏损已不可胜言,而悠悠之口,乃谓之虚款,怪矣。
引用
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