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下载思想家app!
扫描二维码下载
砭论(二)
去年报中有言:太监不去,于是昔有李某,今又有王某云云。按:此说误矣,所为去太监者,以残人支体,非人理耳,非谓一不用太监,而如李某、王某者,遂能无有者。
又报有指摘度支部牟利之巧者,谓近来每银一元,易铜币一百三十枚,今改为百枚,是度支部发银币万元,而赢铜元三十万枚,为制钱三百万也。此说直令人失笑,人即极不懂财政,亦何至作此呓语!试问度支部发出之银,是以铜圆买之否?假其然也,则以百三十万买万元,而以仅值百万之银元出之,或尚可谓其牟利也。
乙巳年,余告某甲言,与美议路事之交涉,事已将成,惟美人不愿用废约字样,而欲以中国收回权利为词。不意其人乃怫然,谓外人但讲实益,不似吾国之好讲虚名。余无以应之也。然近报载,荷兰以我派员至爪哇,有抚慰华侨字样,荷兰不愿抚慰二字,啧有烦言,改为考察商务,始认可。然则谓外人不留意名词者,岂其然乎?夫名与实附丽,名苟不妥,则实亦将随之。吾见外人之辞命,虽对于敌以下之国,亦必再三斟酌,盖不欲以字句之参差,致生枝节,某甲之言,未免粗疏矣。
引用
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.